植物染(梅)─棉紗線

●一次煮染過的棉線,顏色是淡粉紅又略帶一點點的橘,在陰乾期間打紗也是重要的步驟,整捆的紗中間


比較沒接觸到光或空氣,打紗除了讓紗線更有序外,翻鬆紗線換位垂掛,對整束紗線顏色的氧化和着色均勻,應有很大的幫助。

●單次的染色,感覺色澤有點單薄(棉線),想嘗試二次疊色的可能行,就算只增加一點點(不至於是深色),顏色的飽和應該會有所改善。

●最近氣溫也不高,煮過的染液還沒變味,加溫至50~60度左右,放入經一次染棉線。

●放入的棉線不時的攪動,或撈起擰乾打紗,借著壓力、拍打讓纖維能均勻的吸收染液,這是自己的想法解釋啦!有沒有做白工,並不會造成損失,改善的心意做到了,心裡頭也覺得舒暢。(20~30分鐘)

●重複一次煮染,。

●置放降溫到不燙手。

●清洗過程,一捆線一般臉盆的水量,經五次洗淨,清澈的水才看見。

(晚上拍攝,線色有幾許的差異,感謝火星妹把相機借我,雖然還未能熟悉操作,但至少拍照的時間節省好多,相機一開就可以拍了,不像我的老爺相機,要求很久猜才願意運作。)從這張以下都是“火”相機拍的。

●左:未經清洗紗線。 右:已清洗紗線。 顏色看起來有明顯的差異。

●兩捆線洗好,用毛巾包裹,放入洗衣機脫水,打紗、晾乾,二次染紗算完成。(下回再來做一、二次的色相比較。)

在〈植物染(梅)─棉紗線〉中有 12 則留言

  1. 為什麼會傳兩次呢?是這樣子…,因為我們寫完之後就會按「送出」,但是因為電腦處理需要一點時間,所以我們就會以為沒傳成功,往往會再按一次「送出」,這樣就會變成傳兩次了。

    繡蓮那個方式很好,尤其是寫長信的時候,還是這樣保險一點。

    回覆
  2. 謝謝破布子老師的回答,還好我沒有很雞婆的代答,不然又是一個不清不楚模稜兩可的答案了。

    哈哈!我們的網管很厲害吧!他知道妳沒留名,所以又讓妳重新送出一次;哎呀!我亂說滴拉,其實我自己也常常上當哩!

    不好意思,如果你或妳也曾經在這裡發生這樣的情形,麻煩各位多做一個動作會比較順利留言喔!

    要送出之前,先複製要送出的內容,送出之後如果還未看到自己的留言,請按左上方工具列的『重新整理』,大致上問題是出現在這裡。

    先複製內容是預防萬一真的沒上傳,而輸入內容也不見了,這時候只要貼上之前的複製,就不必再重新輸入文字了,謝謝!

    回覆
  3. 千芬:

    我們一般做藍染建藍時所用的木灰水鹼性要到12,13才好,木灰沖過幾次水後,鹼性就下降到10左右,無法再用了。但是植物染所用的木灰水是取其金屬化合物,鹼度稍低些無所謂,所以可以再加利用。

    當然,如果你只做植物染不做藍染,也可以直接使用取得的木灰水。但是,如果你染的是蠶絲,絲耐酸不耐鹼,鹼度較低的木灰媒染是比較不傷素材的。

    一般木灰因為燒成狀況不同鹼度也不同[例如柴窯燒陶的木灰因為高溫關係,鹼度很低]。可以去化工材料店買酸鹼度的試紙來測試。

    回覆
  4. 好哩佳載即時被破布子老師發現,本來還自認為很有誠意染了兩次甚至還想染第三次,然後置放一段時日,用時間來安定顏色。不過經老師的清楚說明,又剛好昨天去溪底遙跟生產龍眼的農戶蔡聰修要了一大包的龍眼灰,正是好時機立即派上用場哩!

    良師益友集聚身邊,又有先天的環境資源,一直也沒想要從生產產品出發,只顧自己的感覺玩耍,太對不起一直鼓勵我的好朋友们,今後的課業應該也有這方面的思考方向才是。

    謝謝破布子老師。

    回覆
  5. 是的,媒染是重要的步驟,不能省略,不然很容易就褪色了。所以所謂原色或是無媒染是在實驗室的紀錄,真正要做產品時,一定要經過前媒染或後媒染的步驟,最好就是在兩次染色之間加上一次媒染。

    傳統的媒染大部分用木灰或明礬,每種木灰含金屬物質不太一樣,發色也不同,可以試試。現代人居家不容易取得木灰,才改用明礬或其他金屬化合物代替。既然中寮木灰取得方便,它就會是你重要的特色喔。媒染木灰的鹼性不用太高,所以藍染取木灰水之後剩下來的就可以用了。

    兩次的染色是最起碼的產品要求。

    回覆
  6. 是原色啦!

    媒染會再試的。以前學的是前媒染,後來又有聽說可以後媒染。看到老師說這樣才能固色跟發色,我也突然驚覺難到我漏學了這知識嗎?

    我學過的植物染,有染原色不加媒染劑的,我以為媒染劑只是改變色調而已。

    回覆
  7. 突然驚覺,你沒有提到媒染的過程耶。是省略掉了嗎?

    除了藍染外,所有植物熱染都要經過一次一次的媒染的,用木灰,明礬,鐵,都可以。這樣才能固色跟發色。

    回覆
  8. 二次疊色的作法果然奏效,拍打與清洗看來也有發揮功效,呈現出來的棉線色澤能透入線材,有產生光亮,阿姐成功!

    回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