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天氣有點放晴,把前天到苗圃採的一些金盞花拿出來晾乾,突然間啪嚓一聲,聽到有東西撞上鋁門框,回頭一看是一隻顏色鮮艷的天牛,這麼美麗可愛的昆蟲,我的相機當然不會放過她囉!
她的動作超快,沿著花朵上上下下爬行,也沒飛走的意思,鏡頭也一直追,這麼大一個人,差點玩輸一隻小昆蟲。
◎丁美氏紅天牛,是後來在網站上查詢到的名稱。
昆蟲會在柳丁上留言,星天牛在樹頭留言,人類請到留言版來留言。 請大家千萬不要在留言版裡面留下任何電話,住址等喔,這樣會泄露您個人的資料。如果您想聯絡我們相關訂單訊息,可以點「聯絡我們」填寫表單,這樣才會安全喔。
文章: 換了方向 學習務農 報導: 廖學堂-死與新生:從三重苦中復活的新果農 在中寮相遇 樁象…吸著溪底遙的柳丁汁! 農業轉型–災區莊稼人歡喜看未來 這是阮家-中寮鄉仙樂社區家戶空間改造
2005.3 刊載於「荒野快報」第158期
文/馮小非
柳丁的產季結束了,樹身卸下一年重擔,看起來十分輕鬆。我們也趁此機會,為它們剪去過長過密的枝條,讓通風日照的情況更好。因為尚是初學者,我分配到的工作是拿著癒合劑,塗抹在每個修剪後的傷口。
本文轉載自:新台灣新聞週刊第291期
作者:陳乃菁
「老農民們,都會希望自己的土地還會有價值,能被再度利用……,看到自己的農地因為失去經濟價值,或是因為後繼無人而必須廢棄,他們也很傷心。」台灣即將進入WTO,遭受衝擊最大的,就是與土地息息相關的傳統農業。「與其被動地等待政府的輔導,不如自己也想出一條適合地方的出路。」
本文轉載自:魅力新故鄉電子報 0010 期
作者: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研究員何貞青
位於南投縣中寮鄉的仙樂社區,是傳統的農村,災後經由全盟協助成立的中寮鄉親工作站推動下,進行一系列家園再造的重建工作。包括「注入活水——福盛圳復活計劃」,召集村裡的老前輩重新修築水圳圳路,活絡了日益老化的社區;還有布工房的設置,也為婦女開創一種新產業的可能性;種種規劃讓社區注入希望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