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十年陪伴,2014年產季開始

car-141012

從2003年秋天開始醞釀、2004年正式開始的溪底遙學習農園,到今年已經滿10歲了。

溪底遙在2005年建立了網站,記錄栽培過程及一路走來點點滴滴,

歷經2008年學堂過世、新的農友接手柳丁與帝王柑等栽培,

到今年2014,10年後的溪底遙需要一件新衣服,也有一點改變。

繼續閱讀

白花椰菜塞車了!請大家一起來指揮交通

IMG_6400-600x400

2014.01.23更新:

感謝大家熱烈支持,花椰菜都被帶回家了,目前道路完全暢通,農友特別來信感謝大家:

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 ,我是珍珍 :

真是太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幫忙 ,在霎那間朋友們把我的塞車問題解決了 ,甚至後來很多朋友沒買到 ,真的很抱歉 ,在次感謝大家 。也在此先預祝各位好朋友新的一年事事順利,平安 !

珍珍和陳世勳是溪底遙相識多年的老友,從事有機栽培已將近20年的這對夫婦,專攻蕃茄與花椰菜,累積多年經驗,種出來的白花綠花,美味又漂亮,說他們是花椰菜達人,真是一點也不為過。

今年珍珍夫婦種出來的花椰菜一如往常的好吃,甚至更加好吃,因為今年冷冬,低溫又有日照,讓花椰菜美味且豐產,收購花椰菜的通路那邊打電話來說:「最近花椰菜大塞車了,你們自己要處理一下」。

一向都配合通路的珍珍夫婦,忽然要「自己處理一下」,還真是傷腦筋,因為有3000斤的白花椰菜已經熟成,該怎麼處理才好?

繼續閱讀

秋天愉快,2013年溪底遙產季開始

親愛的朋友: 今年秋天來的早,進入產季的感覺也比以往濃厚,龍眼剛烘好日曬,柳丁比以往提早轉色,帝王柑也開始出汁,好像 催著大家要快點往前跑啊! 謝謝大家的支持,我們的產季預購開始了!關於龍眼、柳丁與其他柑橘,有幾件事情要跟大家報告: (1) … 繼續閱讀

丁美氏紅天牛造訪

下午天氣有點放晴,把前天到苗圃採的一些金盞花拿出來晾乾,突然間啪嚓一聲,聽到有東西撞上鋁門框,回頭一看是一隻顏色鮮艷的天牛,這麼美麗可愛的昆蟲,我的相機當然不會放過她囉!

她的動作超快,沿著花朵上上下下爬行,也沒飛走的意思,鏡頭也一直追,這麼大一個人,差點玩輸一隻小昆蟲。

◎丁美氏紅天牛,是後來在網站上查詢到的名稱。

繼續閱讀

溪底遙的留言版

昆蟲會在柳丁上留言,星天牛在樹頭留言,人類請到留言版來留言。 請大家千萬不要在留言版裡面留下任何電話,住址等喔,這樣會泄露您個人的資料。如果您想聯絡我們相關訂單訊息,可以點「聯絡我們」填寫表單,這樣才會安全喔。

一粒柳丁見世界

IMG_1265--done--web.jpg
※ 被昆蟲啃食的柳丁,長得好像地球儀

經過一整年與昆蟲、細菌及變化無窮的天氣互動之後,「溪底遙」的柳丁終於成熟了!

同時,在我們的網路義工努力上了將近一千篇農事記錄之後,溪底遙的網站終於完成了,以後大家就可以在網站上閱讀農人的紀錄,在電腦前面陪我們種果樹。

今年的龍眼乾已經烘好了,柳丁也正在收成,我們將在12月底將所有的果實下樹,讓果樹在2月開花之前,有充分的時間可以修養作月子。所以如果要吃掛在樹上的果實,得在12月底以前訂購,如果年底前沒有完全銷出,我們將冷藏起來,但也期待在1月底以前售出,才能保持果實的最佳狀態。

繼續閱讀

相關媒體報導與文章

文章: 換了方向 學習務農 報導: 廖學堂-死與新生:從三重苦中復活的新果農 在中寮相遇 樁象…吸著溪底遙的柳丁汁! 農業轉型–災區莊稼人歡喜看未來 這是阮家-中寮鄉仙樂社區家戶空間改造

換了方向─溪底遙學習農園札記

2005.3 刊載於「荒野快報」第158期

文/馮小非

柳丁的產季結束了,樹身卸下一年重擔,看起來十分輕鬆。我們也趁此機會,為它們剪去過長過密的枝條,讓通風日照的情況更好。因為尚是初學者,我分配到的工作是拿著癒合劑,塗抹在每個修剪後的傷口。

繼續閱讀

學習務農

本文原刊載於誠品「好讀」雜誌2004年10月

文/馮小非

921地震後我到中寮,本來是辦社區報,後來參與地方重建及社區學園等工作。做了幾年之後,我發現地方上的人似乎對發展鄉村旅遊經濟比較積極,對農業反而十分消極。當然這與農產品長年價格低落有關,但我好奇,如果鄉村沒有以農業做為核心,本質上來說與其他區域有何不同?於是就開始往農業的方向走,剛開始僅是抱著想瞭解的心情,或者也想可以幫忙做點什麼,例如農產品銷售包裝之類的事情,因緣際會之下,開始學習照顧果樹,學習務農。

繼續閱讀

在中寮相遇

本文轉載自:全景傳播基金會

⊙黃淑梅(口述) 廖德明 整理

1999年10月,大地震後的永平街上穿梭著怪手、軍人,忙著清理有如戰爭後的場景,我帶著攝影機進入中寮,像所有其他外來協助者一樣,摸索找尋「投入」的現場。攝影機追逐著永平街上的斷垣殘壁,搶拍著茫然失神的村民混亂的生活,兩個月後,永平街不見了!震倒的房子被清理一空,組合屋也蓋起來了,流離失所的災民暫時有了棲身的地方,『接下來呢?該拍什麼?』空盪盪的場景裡我赫然驚見,密密麻麻有如蛛網般的高壓電塔,像鬼魅般矗立在田間,那種景象猶如一種「無形的地震」,吸引著我的鏡頭。

繼續閱讀

農業轉型–災區莊稼人歡喜看未來

本文轉載自:新台灣新聞週刊第291期

作者:陳乃菁

「老農民們,都會希望自己的土地還會有價值,能被再度利用……,看到自己的農地因為失去經濟價值,或是因為後繼無人而必須廢棄,他們也很傷心。」台灣即將進入WTO,遭受衝擊最大的,就是與土地息息相關的傳統農業。「與其被動地等待政府的輔導,不如自己也想出一條適合地方的出路。」

繼續閱讀

這是阮家-中寮鄉仙樂社區家戶空間改造

本文轉載自:魅力新故鄉電子報 0010 期

作者: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研究員何貞青

位於南投縣中寮鄉的仙樂社區,是傳統的農村,災後經由全盟協助成立的中寮鄉親工作站推動下,進行一系列家園再造的重建工作。包括「注入活水——福盛圳復活計劃」,召集村裡的老前輩重新修築水圳圳路,活絡了日益老化的社區;還有布工房的設置,也為婦女開創一種新產業的可能性;種種規劃讓社區注入希望與活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