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員介紹

廖學堂:

43歲,921大地震後和幾位文化工作者、建築系老師結合在地人共同發起成立中寮鄉親工作站。曾參與中寮鄉「福盛水圳復活」、「社造員」、「這是我家」、「馬鞍崙龍門廟廣場改善」、「溪底遙學習農園」。目前和鄰居廖國平先生一起照顧園區內的柳丁樹如除草、抓害蟲、噴灑營養液、觀察果樹……等工作。

真希望村里街坊們能共同學習加入生產者行列,農事上儘可能減少農藥使用,甚至不用農藥,並對土地心存感激,不再造成傷害,使消費者安心食用。

廖國平:

50歲,育有二男一女,921地震前從事修理機車25年,夫婦二人也開著發財貨車叫賣了二年多的水果。

地震後,在水里鄉的房子倒了,重建的能力有限,經過家庭討論後,舉家搬回中寮鄉老家附近自立重建。之後找了一份自來水廠埋設管線工作,因為工作不穩定,也在勞委會的重建大軍做了一個多月,後來又聽說溪底遙學習農園有要遞補農事人員;是經濟型案子。結束後,被告知留下來和廖學堂先生一起工作。

原本就在農村家庭長大,對農事可是駕輕就熟,雖然以前也做過,但是新方法才是留下來的原因如不灑農藥對自己身體也比較好,及和團對一起開會、或到農試所找老師請教問題…..想想之後覺得一切新奇,本身農業之事有進步,更覺得是希望所在。

蔡聰修:

43歲,育有二男一女,從小喜好釣魚不喜歡書籍;中寮國中畢業後留在家中幫農,爾後跟著南投市的姊夫學做油漆工,做了十幾年(真有耐性)……原本個性比較木訥的他竟娶了同屆隔壁班的女生,婚後夫妻長期培養出良好的默契,並接管了父親、岳父留下來的龍眼樹、柳丁樹、檳榔樹,專心經營農業,有時也會到農會、班會聽聽農業老師有什麼建議或新方法,增加不少農業知識,農事雖然辛苦,一家子到也和樂融融;「採收龍眼太辛苦,烘焙的過程比較繁瑣吃重」蔡聰修對著新蓋的龍眼灶這麼說著,這很符合他的個性,少說多做。最近他太太為了剛在讀大學的女兒找一本「中寮鄉十八村的故事」,那是一本在地的故事書,家鄉的事物會越看越明、越有趣味。

馮小非:

1969年出生,輔大大傳系畢業,離開台北,東海大學社研所畢業,與同學一起經營書店,後至報社擔任編輯,1997年成立「果然文化工作室」,從事文史調查、企畫編輯工作。1999年發生921地震,到中寮參與重建工作,逐漸對農業議題產生興趣。2003年成立「上下游文化工場」,以編輯設計為業,同時參與中寮「溪底遙學習農園」計畫,至今。

曾文章:

曾文章是溪底遙學習農園的農友之一,中寮人,今年47歲,務農經驗已將近40年。

主要栽培龍眼與柳丁,除了供應鮮果,同時烘焙龍眼乾,並且養蜂製蜜,提供上等龍眼蜜與花粉。

面對農事,他的想法如此:

「果樹不會講話,要靠人去瞭解她需要的是什麼,我常站在樹前,心裡問著,你們需要什麼,哪裡不舒服呢?每一顆樹都是有感情的,我和蜜蜂也是很好的朋友,她們是很有智慧的生物,植物要傳宗接代都要靠她們,還可以產蜜讓人類享用,必須以朋友的方式加以照顧。」

因為對土地與作物的理念相合,曾文章加入了溪底遙學習農園,我們共同的願望,是提供對人類與土地皆有益的產品,讓人、土地、作物成為一生的老朋友。

邱繡蓮:

我生長在南投縣中寮鄉最深山的一個村落,自然界的花草樹木是最親密的朋友。除了觀賞與種植之外,也對植物衍生的工藝創作有濃厚興趣,尤其過去曾有多年住在日本的經驗,看他們以本地植物作為染色素材,創造富有特色的工藝作品,常想為何台灣豐富的植物卻沒有等同的工藝文化。

921地震之後,恰好有機會參與植物染及纖維編織的課程,不論是竹子、葛藤、構樹、柳條,不同材質的編織應用非常多元,尤其帶入生活美學的範圍,例如燈飾、信箱等,都能讓生活充滿大自然的氣息。我希望能以工藝訴說鄉村的獨特,也希望更多人透過植物纖維來親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