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土地的快樂與重要(by學堂2008,06)

這是學堂寫的文章,原刊登在聯合文學2008年6月號,刊載於此和所有的朋友分享。

https://www.befarmer.com/main/upload/2008/11/liao-20081121-thumb.jpg

圖:學堂生病時閱讀的樣子

【傳統農業的情形】

務農的人,都很希望可以順利的耕作,賣到好價錢,把家裡照顧的好好的,改善經濟。本來等待收成是很高興的,等著販仔來收購我們的農產品,如果販仔很久沒有來,只能去農會問看看,市場的價錢如何,等來等去,一年收成的好心情,慢慢慢慢時間一直過,成熟的果實或稻米無人問津,慢慢跌到最後,只好去農會,他會把我們所有的東西載去市場用喊價的方式喊掉。

販仔會到你的產地來收,去農會要自己搬去,耗時耗工,價錢又每天不一樣,收成是很粗重的工作,價錢不好,心情就會有點低落,有一些意義就不在了。農民辛苦了一整年,好像兒子已經生了,非常期待,結果兒子是沒人要的。


最慘的是,農會也知道市場價格很差,他會叫你乾脆不要收吧,讓果實繼續長在你的果樹上吧。他的理由是拍賣的價格很低,連把水果運出去的箱子運費都不夠,還要拿錢去倒貼,這是情何以堪呢?

這些都是產的太多,銷的太慢,生產過剩是一種我們不知道的事情,每年都聽到太多了,但是他們沒有跟我們說,這個不要種啊,電視都這樣說,但是我又能夠種什麼呢?我會的是這個啊。

【溪底遙的想法】

其實每次聽到有消費者說有什麼農產品出問題,我們也很難過。因為不法商人與不法農人的勾結,才會有不法的農作物。明明是12月才有的作物,6月份就想要收,那是用藥來控制,危害了不知道的消費者,連農人都可能危害到自己。

所以我們才成立了「溪底遙」,想要有一點不同。雖然參與者都也是生手,但是想試看看,安全的農事,安全的作法,希望大家能安心的食用。有問題就透過開會,農事或銷路上的疑問都可以問,價錢也可以談,也有介紹老師來教學,去看別的農地,那是從來沒有過的。

「溪底遙」的規範比較多,這是事實,但是如果按照以前的傳統,我們就是敗壞下去,我爸爸已經這樣走了50年了,我在照這樣走50年也是一樣,我們要有向上的作法,雖然溪底遙並不是上帝,或某一個最理想的作法,也有向上修正的空間,但這才是她可愛的地方。而大家也知道我們很誠懇,不像販仔每年都不一樣,價錢差五塊就跑掉了,但是溪底遙好像不會跑,都在這裡。

當然,以一個靠天吃飯,靠自己努力的農人來說,他不可能有暴利,但是農人最好不要那樣想,因為十年可能只有一年,其他九年都是坐吃山空,所以我們應該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求一個安穩,溪底遙也是這個精神。

我以前離農比較遠,漸漸接觸農業之後,發現過去不知道的快樂。比如看見耕作的過程,從開始到結果需要時間,這段時間可以與之好好相伴,是一種快樂。當一片過去廢耕的地,把石頭撿出來,可以開始利用,成為一片清潔之地;為了農事燒草,看到煙火上昇的時候,也有莫名的高興,感覺有什麼東西在動。

越接近土地,越覺得水的重要、石頭的重要、樹木的重要。你是真實的與他們在一起,每一次做完一個階段性的工作,晚了或者下雨在休息,都會使人非常快樂,或許是為自己或為這塊地,用過力吧。

(本文刊登於聯合文學2008年6月)

在〈接近土地的快樂與重要(by學堂2008,06)〉中有 4 則留言

  1. 這篇文章有種特別的味道,說不上來。

    或許與他讀偏好讀黃春明.吳晟等作者的書有關,也或許是本身的性格使然。

    筆觸樸實,沒有花俏的修飾,

    就好像聽著學堂大哥用台語訴說著溪底遙的發展故事,

    有著些微情緒,但又坦然。

    回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