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知」蜂群消失 殺蟲劑疑元凶 960425

農藥一路發20270期 (2007/4/25) 主編: 方麗萍 www.ag168.com

2004年法國西南部向日葵因蜜蜂的大量死亡而未能順利結子, 殺蟲劑芬普尼(Fipronil)因而備受當局關注.

植物種苗電子報0052期根據http://www.i-sis.org.uk/requiemForTheHoneybee.php報導, 在美國、歐洲以及澳洲,許多人對於蜜蜂的減少感到憂心忡忡。研究人員發現在蜜蜂減少的地區都有使用一個相當新的系統性殺蟲劑—新類尼古丁殺蟲劑(neonicotinoids),使用低濃度劑量便可對昆蟲有極高的毒性。系統性殺蟲劑用來保護剛發芽的種子免於病蟲及真菌侵襲。新類尼古丁殺蟲劑包含益達胺(imidacloprid)、賽速安(Thiamethoxam)、可尼丁(clothianidin)等其他成分。其中植物花粉中殘留的益達胺可能會造成蜂蜜神經錯亂。另外自2000年以來,法國以及義大利的養蜂家已經注意到益達胺造成蜜蜂死亡,推測由於殺蟲劑造成蜜蜂無法定向回巢,因此導致蜂巢蜂蜜數量下降。


2007年4月25日聯合報報導, 根據美國一個全國性養蜂業團體的估計, 全美國原有240萬個蜜蜂群, 但超過1/4, 也就是數以百億計的蜜蜂已經神秘消失, 解釋蜜蜂何以失去方向感, 無法回返蜂巢的各種理論也隨之出現.

蜜蜂是數百種蔬果、花卉、堅果的主要傳粉昆蟲, 可能也是對人類食物鏈而言最重要的昆蟲。愛因斯坦曾說, 蜜蜂若從世界上消失, 人類就只剩4年可活.

1940年代起, 蜜蜂群的數量逐漸減少, 猶如大自然面臨很多來自生物鏈中斷的壓力一樣, 縱然導致因素繁多, 但站在農業發展的角度, 安全、合理施用農藥已是維護我們這片土地的最低門檻, 少了蜜蜂, 缺了糧食, 那時侯已是人類亳無迴轉空間的時候了, 值得我們深思及警惕.

發佈留言